English

科普创作:出版社能否成为第一推动?

2000-06-28 来源:中华读书报 本报特约记者 吕俊 我有话说

6月14日至6月16日,由中国科协和中国作协共同举办的全国科普研讨会在北京举行。这是继去年12月召开全国科普工作会议之后又一次“科普盛会”,再度唤起了人们对科普和科学文艺创作的关注和思考。

近年来,科普创作及科普图书出版有了很大发展,但是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回避。尤其作者队伍的匮乏更是难题中的难题。据新闻出版署去年的一次调查表明,科普出版主要受到六个因素的制约,其中作者难觅是最难突破的瓶颈。科普图书市场上,除了引进版图书和少量优秀原创科普图书外,相当一部分是水平不高、大同小异、带有明显拼凑性质的作品。由中国作协主办的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已经连续三届出现了科学文艺类奖空缺的尴尬局面,在第五届宋庆龄儿童文学奖评奖中,唯有科学文艺类作品没有荣获大奖。这个现象引起了全国科普创作研讨会的代表们以及其他科普界人士的热切关注。

科学家:“大有潜力可挖”

6月4日,由江泽民主席作序、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共同组织院士撰写、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院士科普书系》首发式在北京举行。这套书由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任编委会主任,周光召、宋健、朱光亚院士为名誉主任,两院各学部的主任、副主任均为编委会副主任,共有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外籍院士李政道,担任中科院副院长的白春礼院士在内的176位院士参加。与《院士科普书系》相类似,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科学家爷爷谈科学》,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的《名家讲演录》等丛书的作者名单里都不难发现路甬祥、周光召、朱光亚、何祚庥等一流科学家的名字。

对于科学家纷纷投身科普的现象,本次研讨会代表、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编辑(也是著名的天文学家、科普作家)卞毓麟先生表示很受鼓舞。他认为,科学家站在科学发展的最前沿,对科学最了解,最有感情,在整个科学传播链中,他们应该是无可替代的“第一发球员”。上海科技出版社编辑吕芳指出,笼统地说我们的科学家不善于写科普是一种非常轻省、似乎颇有道理但却经不起推敲的说法。她认为,实际上国内有相当一批中青年科学家“有潜力可挖”,可是出版社却没有勇气、耐心在他们身上投入,没有去培养他们。她说,国外许多科学家完成的优秀科普书在书稿刚刚交给出版社时,也只不过是一套“素材”,最终的成品凝聚了编辑的许多心血。

在西方一般人们认为,科学家依靠纳税人的资金进行科学研究,公众有权知道科学家所从事的事业是否对他们有利,有权参与对科研成果的评估。科学家也有义务将自己的研究成果用公众听得懂的语言传播给公众。卞毓麟建议,在鉴定、评价一项科技成果时,应该加上一项,即‘如何向社会公众宣传、介绍、普及这个科研项目’。

同时,他们还认为,造成科普作者异常短缺,特别是科学家从事科普工作不力的根本原因在于,几十年来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割裂日益严重,教育中的文理分科愈演愈烈,而没有深厚的人文素养,没有受过历史、哲学、文学、写作等方面的正规教育,很难写出一流的科普作品来。因此,他们期待有关方面能够切实研究解决的办法,推进教育体制的变革。当通才教育成为教育的主流时,科普状况必将有根本性的改观。

科学与文学

(人文)如何联姻?

6月14日至16日举行的全国科普创作研讨会一个新鲜之处在于它是由中国科协和中国作协共同举办。大会明确提出“科学与文学联姻”的提法,号召文学界和科学界携手推进科普和科学文艺创作的繁荣。

对于此次研讨会,会议代表、著名科幻作家吴岩先生认为“科学与文学联姻”的提法不错,但要取得好的效果,还要做许多基础性工作。他认为,所谓“联姻”,包含三个方面:一是应该建立科普和科学文艺作家与科学机构、科学界的直接接触,科协有责任协助作家进入科学领域进行采访,定期为科学文艺作家组织科学前沿报告会或讲习班;二是要鼓励科学家从事科普和科学文艺创作(特别是科幻小说的创作);三是科普和科学文艺创作应强调以人文的视角来透视科学及科学技术发展对人类的影响。吴岩先生认为,这次会议出发点很好,但遗憾的是,会议本来应该是科普家(包括科普作家和科普活动家)、科学家和文学家共同参与的,但实际上只能看到科普家的身影,因此使会议的效果大打折扣。

今天,科学技术日益成为我们时代生活的核心内容,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心理结构以及伦理、道德、宗教,文化界如果漠然处之肯定是不可原谅的失误。近年来科幻创作的复苏证明科学文艺在中国是有发展空间的。目前,《科幻世界》杂志的发行量已经突破40万,超过了纯文学刊物“四大名旦”加起来的印数;一批新的科幻作家包括吴岩、王晋康、韩松、星河等与大量科幻迷一起成长了起来;值得一提的是有的科学家也加盟科幻创作,两院院士、著名水电工程专家潘家铮发表了《康柯小姐的悲剧》、《一千年前的谋杀案》等科幻小说;一些作家也创作了一些科幻性质的作品,例如毕淑敏的《教授的戒指》、朱苏进的《绝望中诞生》……

本次大会代表,《科幻世界》主编阿来(著名作家、《尘埃落定》的作者)在向大会提交的论文中指出:“在科技时代的背景下,一代年轻人与科幻小说遭逢,并且越来越热爱是一种必然。”这里的“科幻小说”换成“科学”或“科学文化”完全是可以的。

出版社能否成为

科普创作的“第一推动”?

近年来科普图书状况不尽如人意,除了优秀作者确实不容易找到这一因素的影响之外,有一个问题人们可能没有注意到,那就是出版社和科普编辑在工作中花费的心思往往不够,并没有很好地承担起策划选题以及培养作者的责任。

上海科技出版社的吕芳在策划编辑“生态学前沿ABC”丛书的过程中感到,在中青年科学家队伍中,有一批相当优秀的作者有能力从事科普书的写作。她认为,关键是发掘作者不能太急功近利,勿以经济效益作为科普书唯一的衡量标准。现在有的科普编辑今天想到一个选题,恨不得明天就见到效益,这样的心态出不了精品。另外,编辑应该多读“闲”书,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要在科学与人文两个领域都具备一定的素质。同时出版社科普编辑室选择人才时,不能仅限于优秀的理工科毕业生,而且要有意识地选择人文素养较好的理工科人才,甚至应该引进一部分对科学有点兴趣的文科毕业生。

本次研讨会代表、科普作家刘仁庆先生回忆到:“我记得早年进行科普创作的时候,一篇小稿就受到编辑们的关注。他们约你去交谈,提出修改意见,让你觉得受益匪浅。现在的一些科普编辑,好像没有以往的这种风采。”他提出,科普编辑应成为“导写”,最好具有电影导演的那种“身份”。他把读者的需求与作家的才能连接起来,使科普作品扬帆远洋。

在科学家、文学家、科普家之外,也许出版社和科普编辑能够起到“第一推动”的龙头作用,记者认为这并不是随意之言,而是有确凿的理由。

[值班总编推荐] 让每个人买得到票回得了家

[值班总编推荐] 【昔日贫困村现今的模样】彝寨不 ...

[值班总编推荐]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